夢行者,dreamer。只要你在呼吸,你會睡覺並醒著,你即是夢行者。這裡指的夢行,是卡巴拉靈性傳承的dreamer。夢中世界,有別於此三維時空,是指不同維度深層意識的世界,透過夢境傳遞屬於你的訊息。
夢是許多連續畫面的組合,生成的素材會包括日常生活的人事物,也有可能是從未看過、接觸過的生活素材。有時,夢的內容很無厘頭,有時夢的內容很驚悚,有時做完夢會讓人很累。
我學習過數十小時「視覺心像」(Imagery)的課程與練習,學習「開夢」。學習理解夢試圖溝通的信息。開夢的步驟中,很重要的是一步步地去探究夢裡自己的感覺、情緒,更深入的方式則是去看見夢裡是否有重複的數字。這數字不是顯而易見的1,2,3, 而可能是在夢的情節中顯現。學習回應夢的圖像語言,是一趟自我了解之旅,也是一個能將心靈意識與此時空的自己整合的其中一個方式。
夢可以分成好幾種,它們以階梯方式,由下往上排列,可以分成:惡夢(nightmare) 、重複的夢(repetitive dream)、忙碌的夢(busy dream)、清晰夢(clear dream)、高層次的夢(great dream),光的夢(light dream),合一夢(unity dream)。
這幾類夢中,重複的夢和忙碌的夢都是會讓人在意識清醒後,身體會感到累的夢。
夢裡,我和一群人坐在一台大型巴士裡,感覺是一起出遊遠行的旅伴。在我身後的,是一位我在實際生活中在線上課程認識,但尚未看過本人,在此就稱他為B君吧。在旅程中,最讓我感到驚奇的是,每回我們在前方遇見看似有障礙物,照理說車子會撞到,但這輛大巴似乎有能力變身,每一回它都順利通過。無論是窄路或是大型泥磚鋪的路標,我們都順利經過。
路的前方突然出現的是一路往上的階梯,夢中的我還在想著:這車不是野戰車啊,要怎麼爬樓梯呀!
畫面接續的是,我坐在椅子上,輕鬆舒服的仍一路往前,轉頭一看,後方可不是B君正撐托著我呢,再看,原本車裡的人,現在一個一個的正往樓梯下走,高度大約是三層樓的室內。
接著我就醒了,當下還搞不清楚夢到底想說什麼。
身體倒是有出門旅行後的疲累感,腦子轟轟隆隆地炸,真的很像經歷一場冒險旅行。
在靜心時,讓自己重新進入夢,用內在直覺進行開夢。「信任」的信息浮出。信任同在車上的旅伴,信任自己前往的旅程,信任疫情時代只有在線上相見,但未曾謀面的B君。
Robert A. Johnson撰寫的書《與內在對話:夢境,積極想像,自我轉化》(Inner Work:using dreams and active imagination for personal growth) 提到理解夢的象徵語言是內在工作。
「我們自身及人格中的許多決定性特質,很大部分是包含在無意識中。唯有進入無意識,我們才有機會成為覺知、完整、完滿的人類。」
夢境是不同維度的自己的深意識之旅,好好睡,好好做夢,持續在內在,與夢工作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