前言
當我用靈性排列師的角色在初見面的團體自我介紹時,私下常收到的問題就是:什麼是靈性排列?
收到問題後,我的思緒總會自動雙軌運行,一軌是先閉嘴停3秒,二軌是所有關於排列的學習有如跑馬燈地刷刷刷地雲過腦海。
從早期因個人議題尋求家族系統排列(以下簡稱家排)的協助,到頻繁擔任家排代表,還有依據系統排列的歸屬、序位、施受原則,畫出數百張家族系統動力圖的訓練、以及後來學習靈性排列的每個階段、還有擔任靈性排列師的各種學習與體悟,都持續不斷地更新我對靈性排列所觸及的生命面向。
思索著如何才能用最精簡的方式說明的過程中,通常會讓我對外呈現當機3秒以上的狀態,所以後來我會先從了解對方是否有聽過、或有體驗過家排展開對話,再視當下的流動分享內容。
如果對方知道什麼是家排,我就多說一點。若剛好對方不知道什麼是家族系統排列,我就會用自己的親身經驗分享。而另一個我喜歡分享的例子就是動畫片可可夜總會。
若以家族主要隱藏動力的系統排列視角觀影時,可可夜總會是一部相當典型、富教育深意、又有豐富娛樂效果的影音教材。
文中會多次描述故事劇情,若你已看過電影,歡迎用不同的視角重新感受。若你尚未看此片,在閱讀後觀看Coco,也許能提供你在觀影過程中,拓展「個人心靈移動是如何牽動家族在生命場域進行移動」的意識。
故事概要
可可夜總會是皮克斯2017年的動畫作品。故事文化背景設定在墨西哥的亡靈節(Día de los Muertos*)(註:有如華人文化的清明祭祖。不過亡靈節紀念的家族成員不僅是直系祖輩。還包括叔公、姨媽輩。(*西班牙文的亡靈節Día de los Muertos,día是日子、天的意思,muerto是死者,加上s表複數。)
故事的敘述線是從小男孩米高(Miguel)的視角切入。Miguel是一位從小就熱愛音樂的男孩,他最崇拜的偶像是已經過世的音樂家恩尼托·德拉古司(Ernesto De La Cruz)。不過Miguel的曾曾祖父(高祖)曾經為了音樂拋下家人,所以Riveras家族非常痛恨音樂,即使Miguel的夢想是成為一位吉他演奏家,卻由於家族世代承襲的傷痛而無法得到家人支持。有一天,他意外發現De La Cruz是自己的高祖,這個美麗卻「致命」的誤會,讓他下定決心追夢。逐夢的第一步就是參加亡靈節的吉他比賽。但因為自己的吉他被祖母摔壞了,Miguel只好偷偷地挪用已到彼岸的De La Cruz掛在公墓中供後人敬仰的吉他遺物,也因此舉,揭開了Miguel能以活人狀態進入陰間的帷幕,並展開後續一系列精采的冒險旅程。
男主角Miguel的內在急迫感
即便全家族的人都不贊成Miguel的音樂夢,男主角渴望成為吉他樂手的夢想卻不曾從心弦斷開過。他祕密擁有的吉他被奶奶艾蓮娜(Abuelita/Mamá Eléna)搶奪並捶打碎裂一地後,內心的委曲和憤怒驟增,這也促成了他渴望找到從來沒有人膽敢在家中提起的高祖(註:生己者為父母,父之父為祖,祖父之父為曾祖,曾祖之父為高祖。)
表象的家族糾葛
故事一開頭就提到Riveras家族專出製鞋人。家族一代傳一代的都是從事與鞋相關的工作。但唯有Miguel是家族長輩眼中「離經叛道」的後輩。而在平輩眼中,他的音樂夢成了被訕笑的痴人說夢。從表層看,這似乎只是沒有人支持、或同理Miguel的夢想之路,但從家族動力的視角切入就可以看見,家族中沒有人喜歡(沒人敢喜歡)音樂,是因為高祖母伊美黛(Mamá Imelda)當年被高祖海特(Héctor)到他鄉演奏一去不回的傷心往事深遠地影響著。獨立扶養小孩的高祖母伊美黛,是靠製鞋成就兒女,並讓後代日漸興旺。
高祖母因傷痛而不再提起先生的故事,被一代傳一代的流傳在家族中。從亡靈節擺設祭壇上的照片,便能感受到家族中,因個人親密關係失衡而引發的憤怒、委曲,於是刻意遺忘另一半。後輩子孫則因為盲目的愛,忠誠地將這個排除的能量也一代傳一代的延續在家族血脈中。
上圖中的畫面即是Miguel家中祭祀往生家族成員的祭壇。上方一層一層地依據家族序位,即輩分的高低、出生的先後順序)由上而下地放上逝者的照片。最上層的單張照片中有三個人。左側是高祖母伊美黛(Mamá Imelda),右側是頭被撕去、只留下身體的高祖海特(Héctor)。中間的女娃則是他們的女兒,也就是可可曾祖母(Mamá Coco)。
上圖中站立左側的是在世的奶奶艾蓮娜(Abuelita/Mamá Eléna)。她是嚴格遵守高祖母遺願的代表人物,同時也象徵著家族裡不可動搖的僵固場域的能量顯現。
家族系統的核心語言
Riveras家族不能喜歡音樂、不能碰音樂。在Riveras家族的創傷場域裡,會無意識地將關於「音樂」的種種與「背叛家族」畫上等號。這是非理性、跨世代創傷並「口傳身授」的家族系統語言。沒有人被允許碰音樂的核心句子背後,代表的是一位被刻意遺忘、被排除的人,也就是高祖母伊美黛(Mamá Imelda)口中的負心漢,高祖海特。
後代家族忠誠於製鞋,是出於對高祖母伊美黛的愛。所以當Miguel無法接受製鞋為此職業時,所有人對於Miguel的不諒解也會讓Miguel承擔家族多代多層的壓力。
家族良知的召喚
Miguel踏上尋找被遺忘的高祖是出於個人私欲,而這個行動的背後,卻有比滿足個人欲望更深遠、且無法用肉眼觸及的家族良知引領著。
在靈性排列的場域裡,有些案主內在急迫感浮現的特定情緒,是案主無法識別的先祖,但卻在心靈場域緊密相連的先祖亡靈(們)的頻律共振。在源頭場域的排列中,死亡是生命狀態的自然現象。死亡是肉身不再有能量在肉體運作,而生命、覺知與靈魂並沒有消亡。每個被遺忘或排除的人,無論肉身是否在世,皆受到家族良知的召喚,皆渴望被後代子孫在心的場域看見、承認、並能用超越道德判斷的愛,回到家族序位、也回到本源的源頭場域。
命運共同體:施害者與被害者
Miguel的尋根之旅,意外地解開了高祖無法如期回家的真正原因。原來高祖海特與眾人崇敬的音樂家De La Cruz在過去曾是音樂事業上的好朋友。但是當年海特說出他渴望與家人團聚,想結束巡演生活時,這讓De La Cruz一心只想成名的欲望蒙蔽了良心。他下毒殺害了海特,並用海特做的曲子紅遍全國。他留下的成名之作與吉他,其實也都是海特的所有物。
當暴力事件發生,無論是謀殺、身體侵犯、以不正當手段拿取不義之財、騙取或詐財事業夥伴的金錢糾紛,或是擴大至國家層級的內戰、種族屠殺、甚至國與國之間的戰爭,只要有施害者和受害者,兩方就已在彼此的家族系統場域中連結。
這意味著,De la Cruz下毒殺害海特後,兩人即互屬於對方的家族系統場域。
動畫中,奪取創意又殺害海特的De la Cruz最後仍在陰間得到具戲劇張力的懲罰。這樣的處理方式的確大快人心。以一部將受眾定位在親子共賞的片子來說,這樣的處理方式具道德教育的價值,同時又不過於沈重地面對本質上,事件蘊含的其實是嚴肅的生命議題。然而,排列工作中顯現的靈性心智,並不是奠基在道德判斷或法律系統準則去分辨誰對誰錯。
由於此文的重點不聚焦在此,在這裡便不再深入。有興趣的朋友可以閱讀 Svagito R. Liebermeister著的《尋找愛的根源》。書中第六章有解說受害者與加害者的案例,以及排列工作協助人類的面向與方向。
巨大的愛的移動
當男主角Miguel進行內在最急迫的移動:找到高祖、憶起高祖、並給他一個在家族中的位置。當他做了這個巨大的心靈移動,家族中所有的人都同時感受到愛的移動是如何在他們身上綻出蓮花。
嘴硬說不再愛和關心先生發生什麼事的高祖母伊美黛,為了能平衡先生與自己以及後代子孫所失去的,不僅與家人團結力戰De la Cruz,她也敞開心再次站上舞台,用象徵創造性能量的喉輪,伴著先生的吉他,用美妙絕輪的聲音唱出優美的歌曲。先生彈奏吉他,太太唱歌,是原本失衡的伴侶關係間,再次親密的美妙時光。而原本失智的可可曾祖母,則在記憶越來越模糊時,憶起了父愛,在心靈中看見記憶深處,仍抱持著父親唱歌表達愛的樣子。百歲老奶奶的心靈即刻回到女兒的位置,再次與父親連結。可可曾祖母離世後,則能喜悅地和重修舊好的父親和母親,一起在每年的亡靈節,一同回到陽間探親,享受團圓時光。
男主角Miguel則因為做了這個巨大的愛的移動,不僅僅得到來自祖輩的祝福,也讓家族中禁箇如泥的能量再次流動。音樂不再是詛咒,他跟隨心的引領成為一名吉他手。家族中的每個人則能重新感受音樂帶來的幸福,也能從心底感謝音樂給予他們的熱情與活力。
最後的話
謝謝可可夜總會生動又具體的故事,讓家玉能以此為例,梳理家族系統與靈性排列工作的基本原則。
我們在生活表層會看見關係的分合、經驗愛恨情仇的糾葛、夢想無法圓滿又或者感到生活時常碰壁、感覺處處是阻礙。這也許是佛家稱的因緣,也有可能是家族中未境之事還未獲得平衡而產生的糾葛。若我們只將焦點放在事件,通常看見的會是重複的、惱人的、心痛的、讓人想逃開的。但不可逆的宇宙法則是:當兩股力量越是用對立的狀態出現,就越會互相吸引。
人會感到無力或無助,有可能是因為還沒有能力辨識自己正處在負向的無限迴圈中,並且還習慣性的用同樣的思考與行為模式面對。也有可能是多少感受到自己正在負向迴圈裡,但還沒看到離開迴圈的出口與方向。
靈性排列或大場域排列的工作,並不會過問案主的家族故事。靈性排列的工作是讓我們能開始學習安坐在心的場域,用慈悲心去看見事件背後的現象,一個肉眼不可見、但卻如此黏稠地影響我們生命的實相。
將被遺忘或排除者納入心中,生命才得以完整,喜悅之流才得以流動
延伸閱讀
- 誰在我家:海靈格新家庭系統排列(簡體版),伯特海靈格 & 索菲海靈格著,2018年出版,中國出版集團/世界圖書出版公司。
- 問題不是從你開始的(It didn’t start with you),Mark Wolynn著,2018, 商周出版
- 尋找愛的根源:家族系統排列精華(The Roots of Love),Svagito R. Liebermeister著,2023, 黃裳元吉文化事業出版。